與中國先賢低稅賦、輕徭役的思維相符,
是歐巴馬救世界經濟應有的政策。

尋求最佳稅率的「拉弗曲線」,
將美國人才、企業、資金、往稅賦低的方向移動。

供給面經濟學之父亞瑟.拉弗,減稅運動領導人,
於一張餐巾紙上發明了聞名於世的拉弗曲線。

---繁星出版

摘自第二章:一張餐巾紙改變了世界

  對努力、勤勉、技術和工藝課稅,就像是對他們開罰一樣。如果我努力工作、為自己買了一棟美宅,而你樂得住芧舍,稅務人員卻懲罰我的努力和勤勉,每年要我繳交比你還要多的稅。如果我儲蓄、你揮霍,我竟得繳稅、你卻免稅。這就像有人造了一條船,我們就要他為自己的勤奮付出代價,好像他做了什麼對不起國家的事情一樣。

---亨利.喬治(Henry George)

- - -

供給面經濟學--經濟學中的巫毒教派

  不管你喜不喜歡供給面經濟學,拉弗曲線的觀念無疑改革全國經濟政策近二十年之久。而且,在這段供給面經濟學的全盛時期,全球皆經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生活水準提升。拉弗曲線創造出的成長革命遍及世界,從美國到愛爾蘭、冰島、蘇俄、中國和香港、印度及烏克蘭。雷根和柴契爾夫人是一九八○年代初期率先將拉弗曲線邏輯運用在經濟計劃的兩位領袖,目前該曲線雖仍具爭議性,但幾乎世界各地對它都有充分的理解。

一張餐巾紙改變了世界:拉弗曲線

 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,一群人在華府的一家餐廳聚餐。這家宏偉古老的餐廳座落在賓州大道上,就在財政部的正對面,與白宮只相隔一棟建築。當晚這群人,有當時擔任《華爾街日報》社論版副主編的裘德.瓦尼斯基、芝加哥大學副教授亞瑟.拉弗、褔特總統幕僚長唐.拉姆斯菲爾德、以及拉姆斯菲爾德的副手、同時也是拉弗之前在哈佛大學的同學狄克.錢尼。當時,年僅三十四歲的拉弗博士從口袋中拿出原子筆、隨手在餐巾上畫了幾個曲線,說明稅率在稅收之間的權衡。當天在場的幾位稱此為「拉弗曲線」。

  沒有人料想得到,在三十四年前的那一晚被人提出的簡單經濟觀念--稅率過高有損經濟,並讓政府稅收減少--會為美國及全球的經濟理論與歷史開啟嶄新的一章。

  二次世界大戰後,所得稅飆到七十%、八十%甚至九十%,稅負對經濟造成重大傷害。這些高稅率拉低了民間的生產動機。想要了解這種情況,不妨想想魯賓遜等人漂流荒島的故事。

拉弗曲線00 拉弗曲線

魯賓遜漂流記的經濟原理

  魯賓遜與其他三人身陷窘境,飢寒交迫、衣不蔽體,只能睡在寒冷的海灘或潮濕的洞穴裡。他們身處蕭條經濟,因為完全沒有商品和服務。他們想要、也極需住屋、食物、衣服、飲用水--而且他們願意放棄一切,來換得這些必需品。他們面臨的是供給面的問題,而不是需求面的問題。

  當然,他們想要活下去,就得著手生產物品:尋找和採集食物、用竹子蓋房屋、狩獵以食。漂流荒島的這四人當中,魯賓遜的生產力非常高,他日出而作,跋山涉水採集水果、獵捕肉類、生火,然後削竹蓋屋。他把努力所得與其他三人分享--但他自己食用更多。在這四人世界當中,魯賓遜是企業家。其它三人沒有努力的動機,懶惰、不求上進。他們每天睡懶覺、在沙灘上閒晃、對於自己不幸的遭遇抱怨連連。

  有一天,這三個懶人在他們的夥伴所蓋的小屋裡密商,決意在這座荒島上實行民主,而「執政團隊」決定在每一件生產出的物品上課徵九十%的稅,包括火、水果和堅果、小屋、肉類、椰奶等等。他們表示,這是合理的做法,因為這是防止島上出現貧富差距的唯一「公平之舉」,而這裡所指的富人是擁有一切的魯賓遜、窮人則指一無有的這三人。他們一面享用魯賓遜給他們的堅果和椰奶,一面憤慨地抱怨,魯賓遜憑什麼擁有那麼多,而他們卻分到那麼少。

  可是,在新規定之下,魯賓遜失去了努力的動機。他被課九十%的稅、硬生生地把他努力所得的十分之九奉送給其他三人,他認為這麼做一點也不公平。於是,魯賓遜罷工、也跟整日閒晃。可是,沒多久,他就發現他必須工作,否則就會餐風露宿。於是,他決定搬到荒島的另一邊,以躲避高額稅金。他轉入「地下經濟」。他照樣採集水果、堅果和蔬菜,可是他馬上全部吃掉,不讓其他三人知道他找到食物,否則他必須交出其中的九十%。換句話說,他逃漏稅。他向其他三人低報所得。而其他三人發現生活更加困苦,為避免餓肚子,於是再把稅率加到九十五%。六個月後,終於有船停靠,發現荒島的這一邊有三具屍體、而另一邊則有一位健康、強壯的倖存者。

  從魯賓遜的故事,我們可以了解到,九十%的稅率並未讓經濟產出獲得公平分配。反之,它讓每個人減少生產,導致產能大減,在以上故事裡,甚至出現匱乏的悲劇。

拉弗曲線的道理

一、向某事物課稅,課徵稅金愈少,從中獲利愈多。
  政府習慣性地向「不良事物」課稅--像是菸酒、賭博和性交易(政府的做法是全面禁止,這就等於是課百分之百的稅)--藉此防阻某一活動。至於我們想要鼓勵的行為,則會降稅、甚至完全免稅,像是購屋、上大學、儲存退休金、購買節能家電、以及捐款給慈善機構等。這說明了工作、儲蓄和投資課稅應該盡量壓低。

二、最佳稅制能幫助貧人致富,而不是讓富人變窮。
  政府透過高稅率來重新分配所得,很少有成功的時候。可是,這麼做會拖垮經濟成長,拉低國民所得,讓每個人都變得更窮。

三、稅率愈高,對經濟的傷害愈大,降稅的經濟效益也愈高。
  稅率較高時降稅,要比稅率較低時降稅更能擴大經濟產出和稅基。

四、稅率過高會導致稅收減少--就像拉弗曲線所示。
  歷史證明,如果是在過高範圍內將高稅率砍低,則稅收不減反增。

五、有效稅制擁有廣大稅基和低稅率。
  這也是為什麼全球約有二十四個國家採行單一稅率的原因。蘇俄在舊稅制時代,稅率超過五十%,自從實施十三%的單一稅率後,國庫進帳大幅增加。

六、人民、企業與資金從高稅地區遷往低稅地區。
  我們有足夠的證據顯示,各地的企業和人民會從高稅負地區遷入低稅負地區。

  我們希望採行另一種策略,既非基於貪婪或嫉妒心態、也不拖垮富人,而是讓普羅大眾更加富有。我們同意甘迺迪總統的說法:「拖垮別人並不會讓自己更好過,大家都富裕、全美才會更富裕。水漲才會船高。」

= - = - =

  這是一本即將出書的搶先試閱,是在書店內拿到的DM內容。一開始只是被那個標題給吸引了~而且內容還包含經濟學,想說拿起來看看內容也好。

全文大概還是看得懂的(如果看不懂,會被高職跟大學時期教我的經濟學老師K吧(笑
但話雖如此,其實我的經濟學學得不是很好說 @@ (雖然也沒到被當掉的地步就是了,PASS了

題外話:
  話說這篇文章合計打了二個小時左右吧,中間還跑去吃晚餐、看新聞 XD
  實際大概只有一小時左右(資處科就是要打字快,還好那時有好好地練習~
  那張圖是先用Word畫圖、打字,再用小畫家填滿下面那塊,
  而且我用的Word還是2007版的,跟2003用習慣比起來有點不太好用 @@
  雖然效果很多是沒錯啦,可是應該也很少會用到吧 Orz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now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