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健康喝茶的五大方法】
古代醫書云:「茶為萬病之藥」
喝茶對身體有許多好處,但是在不對的時間喝了不對的茶,對身體反而適得其反唷!
專家教你喝對茶的5個好方法!
1.喝杯起床茶
■ 每天早上喝一杯「淡烏龍茶」,可以提神醒腦。除了補充水分,烏龍茶中的成份還能調節脂肪代謝。
■ 但是早上千萬不可喝濃茶,容易引起胃腸不適,並導致食慾減退唷!
2.消食止渴,喝杯飯後茶
■ 空腹別喝茶,飯後也不要馬上喝茶:飯後立即喝茶,可能反而影響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。
■ 最好是飯後1~2小時再喝:能幫助消化、解油膩、清腸胃。
3.去膩除脂,來杯下午茶
■ 烏龍、普洱有良好的去油膩的功效。而且對於降「三高」會有相當的幫助。
4.不要喝濃茶
■ 茶越濃,刺激性越大。如經常大量飲用濃茶,可能會引起頭痛噁心、失眠煩燥等。
5.睡前別喝茶
■ 睡前喝茶會使精神亢奮,影響睡眠,甚至導致失眠,綠茶最為明顯。
■ 茶有利尿作用,睡前喝茶容易在半夜間頻尿,影響睡眠品質。
❤小提醒
■ 年長者可選擇溫熱養胃的紅茶來飲用。
■ 綠茶屬於涼性,對於腸胃虛弱或有便秘的老人,不建議飲用唷!
【飲茶的四大不當】
以下原文→注意!這樣飲茶反而有害健康
飲茶的確對身體有益,不過,飲茶方法如果不當,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害,必須小心。
1.空腹喝茶
茶葉中含有咖啡因,空腹喝茶,茶水直入脘腹,有如「引狼入室」。如果腸道吸收的咖啡因過多,容易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,時間久了,將影響人體對維生素B1的吸收。空腹飲茶還會稀釋胃液、降低消化功能、引起胃炎。空腹狀態,吸收率高,茶葉中某些不良成分就會被大量吸收到血液裡,因而引起頭暈、心慌、手腳無力,以及心神恍惚等症狀,這也就是人們所謂的「醉茶」。
2.隔夜茶
有句諺語說:「隔夜茶,毒如蛇。」這也許有些誇大其詞,但正好說明隔夜茶的特點。古人談到不宜飲用隔夜茶的原因時,曾經把它歸之於壁虎在裡面放了毒,雖然這不是事實,但由此可知前人對隔夜茶不利於健康已有很明確的認知。
現代科學研究證明,隔夜茶因時間過久,使維生素喪失,而且茶中的蛋白質、醣類等會成為細菌、黴菌繁殖的養分,十分容易變質,所以不宜飲用。
3.飯後茶
有人喜歡飯後立即飲茶,這也是不良習慣。茶葉中含有大量單寧酸,如果飯後馬上飲茶,食物中的蛋白質、鐵質與單寧酸容易發生凝結。
特別是老年人,因腸胃功能下降,這些凝固物難以消化,勢必減少蛋白質、鐵質的吸收。一旦人體對鐵的吸收量降低,時間一久,不僅可能會營養不良,影響器官的多種生理功能,還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。
4.濃茶
茶不能泡得太濃,濃茶同樣對人體有不利的影響。濃茶咖啡因含量很高,對大腦中樞神經刺激較大。因此,喝了濃茶會使神經活躍,尤其在睡前喝濃茶,容易影響睡眠,甚至造成失眠。除此之外,濃茶會使血壓升高,也與咖啡因這種活性物質有關,有些人飲茶後感到頭暈、頭痛,可能就是血壓升高所引起的。濃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,不但會與人體中的維生素B作用,導致維生素B缺乏症;還會使胃黏膜收縮,蛋白質凝集、沉澱,影響消化功能。
濃茶與食物結合,會減弱腸胃對鐵質的吸收,時間久了即引起貧血。濃茶也不能用來解酒—喝醉酒以後,有人常用濃茶來解酒,這種方法是不對的,因為茶葉中的咖啡因與酒精會產生相加作用,不但無法解酒,反而會加重宿醉,因此,解酒忌飲濃茶。
更多資料請參考柿子文化《神奇的七代名醫湯瓶八診.茶療、香料、食養祕帖》
= - = - =
這是兩個資料放在一起的。但前半部份的原始出處忘了。
個人還滿喜歡喝茶的,比起咖啡來。
(p.s 喝咖啡的話,喜歡喝兩種口味,但還是三合一,偶爾才喝黑咖啡,分別是:
國產的古坑咖啡→三合一的話,還是會有點苦苦的感覺,所以很喜歡。
日本UCC的炭燒咖啡→也是喜歡微苦的口感,尤其喜歡罐裝的包裝 >////<)